2021, 1(1):1-3.
摘要:早产儿的出生给一个家庭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早产儿母亲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从而影响 母乳喂养,因此针对早产儿需要加强护理。在早产儿出院之后,采用家庭参与式护理方法对早产 儿母亲进行心理疏导和必要的护理措施教育,可以保证母婴身心健康。本文主要分析家庭参与护 理对早产儿母婴身心健康的影响。
2021, 1(1):4-6.
摘要:目的 分析集束化护理预防妇科截石位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19 年 11 月至 2020 年 11 月在妇科进行截石位手术治疗的 96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电脑分 配法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比 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结果 妇科截石位手 术患者经集束化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 予妇科截石患者集束化护理干预后,能够减少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满 意度。
2021, 1(1):7-9.
摘要:目的 探讨对卵巢癌患者采用以自我管理为导向的 5A 护理模式干预对提高其自我效能与改 善其负性情绪的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 2019 年 11 月至 2021 年 3 月收治卵巢癌患者 80 例为研究 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 4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 以自我管理为导向的 5A 护理模式。对比两组自我效能、健康状态、负性情绪状态和生活质量。 结果 实验组护理后焦虑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后自我效能和健康状 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后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 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卵巢癌患者采用以自我管理为导向的 5A 护理模式能改善患者 负性情绪、自我管理能力、健康状况,可提高其生活质量。
2021, 1(1):10-13.
摘要: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患者在接受海扶超声聚焦刀治疗期间配合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后获得临 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 2018 年 07 月至 2020 年 01 月收治的 200 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数字奇偶法 分为常规护理组(100 例)和综合护理组(100 例)。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配合完成海 扶超声聚焦刀治疗,综合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加综合护理方式配合完成海扶超声聚焦刀治疗。 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心理状态、睡眠质量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综合护理组子 宫肌瘤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00%)低于常规护理组(27.00%)(P<0.05)。综合护理组子 宫肌瘤患者护理质量(89.99±5.39)分、护理专业性(90.13±7.02)分、护理态度(88.73±6.22) 分、护理操作(89.95±4.62)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护理质量(72.25±6.02)分、护理专业性(71.13 ±5.52)分、护理态度(70.33±4.22)分、护理操作(72.58±5.52)分明显(P<0.05)。护理前, 综合护理组心理状态评分同常规护理组比较,未呈现出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综合护理 组心理状态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护理前,综合护理组睡眠质量评分同常规护理组比 较,未呈现出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综合护理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 护理前,综合护理组生活质量评分同常规护理组比较,未呈现出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 综合护理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子宫肌瘤患者在接受海扶超声聚焦 刀治疗期间,合理采用综合护理方式,可减少患者术后经期异常、痛经、贫血、便秘以及尿频系 列并发症,并于护理质量、护理专业性、护理态度、护理操作评分几方面获得显著提升,患者心 理状态、睡眠质量以及生活质量忽的显著改善,最终实现子宫肌瘤患者护理满意度提升以及有效 预后,充分证明综合护理配合运用于子宫肌瘤海扶超声聚焦刀治疗期间临床价值。
2021, 1(1):14-16.
摘要:目的 探究基于个案管理的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于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我 院 2020 年 1 至 12 月期间收治的乳腺癌患者 62 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采用随机分组法分 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 31 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个案管理的护理服务。 对比分析两组干预后的生存质量评价、心理状态评价、护理满意度评价。结果 护理前,观察组 和对照组之间的生存质量评分、负性情绪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 护理后的生存质量评分比护理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护理后 的负性情绪评分比护理前低(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比对 照组高(P<0.05)。护理后观察组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个案管理的 护理服务模式应用,能够进一步提升乳腺癌护理服务的效率与质量,将护理服务全面渗透到整个 乳腺癌治疗的各个细节部分,帮助患者适应院内治疗、院外生活,切实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2021, 1(1):17-19.
摘要:目的 分析延续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有效性。方法 采用随机抽签方式抽取 我院 2019 年 8 月至 2021 年 8 月期间收治的宫颈癌根治术患者 6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每组各 30 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研究组采用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不良情绪和 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6.66%)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P<0.05)。研究组 SAS 评分、SD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心理社会、婚姻关系、生理、医护关系 和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可明显减轻不良情绪, 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2021, 1(1):20-22.
摘要: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对妇科截石位手术患者舒适度及副损伤的影响。方法 本院妇科截石 位手术病例 85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1 例)和干预组(44 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围手术期护理, 干预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术后 12h、术后 24h、术后 48h 评定 BCS 舒适评分。比较两组副作用的 发生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术后 12h、术后 24h、术后 48h 的 BCS 舒适评分均低于干预组 (P<0.05)。对照组副损伤发生率(21.95%)高于干预组(6.82%)(P<0.05)。对照组的护理 满意率(75.61%)低于干预组(97.73%)(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可以提高妇科截石位手 术患者的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减少副损伤,值得推广。
2021, 1(1):23-25.
摘要: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早期恢复及术后并发症的干预效果。 方法 纳入乳腺癌根治术患者 83 例,随机分入对照组(n=41)和干预组(n=42)。对照组选用常 规护理,干预组选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结束后记录首次下床时间、上肢肿胀消退时间、肛 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干预后的首次下床 时间、上肢肿胀消退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高于干预组(P<0.05)。对照组的术后并 发症率 41.46%高于干预组 19.05%(P<0.0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 85.37%低于干预组 100.00% (P<0.05)。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有助于促进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早期恢复,减少术后并发 症,缓解医患矛盾,值得大力推广。
2021, 1(1):26-28.
摘要:目的 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患者应用加速康复护理对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19 年 4 月至 2021 年 4 月本院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患者 66 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 33 例。对照 组实施常规护理,康复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加速康复护理。观察两组肩关节功能、上肢水肿改善情况, 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术后 7d、术后 30d,康复组的肩关节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康复组肩关节活动 度、日常活动能力和肌力均高于对照组,T1、T2、T3 时,康复组的 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康复组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患者应用加速康复护理,效果理想,可 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2021, 1(1):29-30.
摘要:目的 分析子宫内膜癌患者实施纽曼系统模式护理联合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 本院子宫内膜癌患者 92 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 46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纽曼系统模式护理联合心理护理。 观察患者的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和希望水平。结果 经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 SAS、SDS 评分和 QOL-BREF 评分 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联合护理对患者进行干预,可明显降低患者焦虑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1, 1(1):31-33.
摘要:目的 分析基于品格优势护理模式对乳腺癌化疗患者主观幸福感、心理应激及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 选 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本院接收的 140 例行乳腺癌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两组基础资料具有匹配性 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7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基于品格优 势护理模式。观察两组的心理应激,希望水平,癌因性疲乏和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疲乏行为及程度、 情感、认知及情绪、感觉和癌因性疲乏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精力、社会功能、角色功 能、躯体功能、心理健康和总体健康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品格优势护理模式 可以帮助乳腺癌化疗患者提高主观幸福感,提高其希望水平,减少癌因性疲乏指数,提高生活质量。
2021, 1(1):34-36.
摘要: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妇科良性肿瘤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行腹腔镜手术的 80 例妇科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0 例。对照组 40 例采用 传统护理,而观察组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住院时间、 术后住院天数、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尿管拔除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疼痛 NRS 评分统计学有显 著性意义(P<0.05),术后静脉血栓风险 Caprini 评分、术后并发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妇科良性 肿瘤腹腔镜手术患者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可以安全平稳加速患者的康复,缩短住院时间,不会增加患者术后 并发症的发生。
2021, 1(1):37-39.
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体位护理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体位相关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 研究纳入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6 月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 92 例,随机分为截石位组和 改良体位组。截石位组术中采用截石位,改良体位组术中采用改良体位护理。于体位摆放前、摆 放 10min、摆放 30min 及体位恢复时记录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比较两组体位相关并发症及术 后疼痛状况。结果 与体位摆放前比,两组摆放 10min、摆放 30min、体位恢复时 SBP、DBP 和 HR 均升高,而且改良体位组摆放 10min、摆放 30min、体位恢复时 SBP、DBP 和 HR 低于截石位 组(P<0.05)。截石位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 17.39%高于改良体位组 4.35%(P<0.05)。截石位组 术后 12h、术后 18h、术后 24h 的 VAS 评分均高于改良体位组(P<0.05)。结论 改良体位护理 可以进一步稳定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降低体位相关并发症及术后疼痛,值得 大力推广。
2021, 1(1):40-42.
摘要:目的 探讨精准护理在晚期乳腺癌患者口服 CDK4/6 抑制剂 Palbociclib 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 果。方法 选取 2019 年 10 月份到 2020 年 10 月份在我院经病理诊断为 HR 阳性和 HER-2 阴性, 接受 CDK4/6 抑制剂 Palbociclib 治疗的晚期乳腺癌患者 70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 照组,每组各 35 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精准护理。比较两组 患者在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药物依从性,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在精准护理干 预后,药物依从性,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 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晚期乳腺癌患者口服 CDK4/6 抑制剂 Palbociclib 治疗的过程 中进行精准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改善心理状态, 降低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2021, 1(1):43-45.
摘要:目的 探究放松训练对于剖宫产产妇心理状况的影响及其临床使用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妇产科接收 的 100 名剖宫产产妇。将产妇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每组 50 名产妇。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联合组在 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基于放松训练的心理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的心理状态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 组的 SAS 和 SDA 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 SAS 和 SDS 评分均显著降低;并且联 合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剖宫产手术前对产 妇增加放松训练的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改善产妇的负性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2021, 1(1):46-49.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指导对晚期卵巢癌化疗患者的影响。方法 本院 2020 年 06 月至 2021 年 06 月收治 92 例晚期卵巢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6 例。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实施干预,而观察组同时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和健康指导干预。对比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化疗依从性、化疗效果、焦虑程度及生活质量。 结果 护理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对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化疗依从性、SCL-90 及 MOS-SF 评 分对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经护理后,两组以上指标均有改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呈现 出(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化疗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 91.30%和 71.74%(P<0.05)。结论 采 用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指导的方式对晚期卵巢癌化疗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以获得理想的护理效果, 对患者有积极影响,值得应用。
2021, 1(1):50-52.
摘要:目的 探究在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子宫肌瘤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 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在我院进行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 28 例作为研究 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14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采用健康教育。分析对比两组的情绪状态、生活质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后两组的 SAS 评分、SDS 评分均比护理前显著降低(P<0.05)。并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 组的评分下降更为明显(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住院时间 更短(P<0.05)。在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1.4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术后并发 症发生率(7.14%)(P<0.05)。结论 在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子宫肌瘤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 能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缩短住院时间、提升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
2021, 1(1):53-55.
摘要:目的 观察在剖宫产产妇中开展康复护理对其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效果。方法 本文选我院 产科 2020 年 10 月至 2021 年 6 月期间收治的 100 例剖宫产产妇,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产妇 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50 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 添加术后康复护理。观察护理前后的焦虑情绪,母乳喂养健康知识掌握度、护理治疗依从性和护 理满意度和产妇首次泌乳时间、混合喂养率、人工喂养率以及纯母乳喂养率。结果 观察组产妇 对母乳喂养相关知识掌握度及依从性均得到显著提升,焦虑情绪得到及时改善 P<0.05)。观察组 产妇首次泌乳时间明显变长,混合喂养率和人工喂养率较对照组为低(P<0.05)。结论 将康复 护理干预运用在剖宫产产妇术后护理中,能够有效提升临床护理质量,提高产妇术后身心舒适度, 促进术后产妇乳汁分泌效率,提高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
2021, 1(1):56-58.
摘要: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调控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纳入 2020 年 7 月至 2021 年 6 月妊娠糖尿病患者 10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 50 例。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前后测定空腹血糖、餐后 2h 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记录分娩方式和新生儿并发症。结果 干预组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 2h 血糖和糖 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剖宫产率(48.00%)高于干预组(26.00%)(P<0.05)。 对照组新生儿并发症总发生率(26.00%)高于干预组(10.00%)(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 护理可以调控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
2021, 1(1):59-61.
摘要:目的 分析宫外孕术中自体血回输的并发症和采取的针对性护理措施。方法 70 例本院 2018 年 3 月至 2021 年 2 月期间收治的宫外孕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 组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观察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 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对照组和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 疗后,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 结论 宫外孕术中自体血回输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运用针对性 护理措施可以优化患者生活质量。
2021, 1(1):62-64.
摘要:目的 分析无痛分娩护理干预模式对整体产程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12 月在我 院分娩产妇共 11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 55 例。对照组实施产科常规护理干预, 研究组实施实施无痛分娩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在第一、第二、第三产程及总产程所用时间、产时 的疼痛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产程时间均明显较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产时疼 痛 III 级占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 I 级和 II 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 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无痛分娩护理干预模式能够缩短产妇产程, 减轻产时疼痛程度,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
2021, 1(1):65-67.
摘要:目的 探讨孕期妇女乳头保健预防产后乳腺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12 月至我院就诊并建档的 孕妇 80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档案号单双号的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孕期 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孕期妇女乳头保健。比较两组产后乳腺炎发生率、母乳喂养成功率、母乳 喂养质量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产后乳腺炎发生率、产后 7d、14d 乳房胀痛 VAS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产后母乳喂养成功率、产后 7d、14d 时的泌乳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 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孕期妇女乳头保健干预措施对于产后乳腺炎的预防起到积极作用, 可降低乳腺炎发生率,提升母乳喂养率,减少母乳喂养期间的疼痛,提升泌乳量,具有较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 床推广。
2021, 1(1):68-70.
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剧吐患者选用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的价值。方法 选择 2020 年 3 月至 2021 年 3 月本院收治 的妊娠剧吐患者 40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 1:1 比例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20 例。对照组采用常 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分析对比两组的心理状态、护理效果、预后效果以及生活质量。 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间的 SAS 评分和 SD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的 SAS 评 分和 SDS 评分均比护理前显著下降;并且观察组的 SAS 评分和 SDS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 预后,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呕吐症状缓解时间、正常进食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5.00%)显著低于对照组(30.0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生理、心理、社会和活力四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整体护 理在妊娠剧吐护理中效果确切,可缩短住院时间、改善心理状态及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2021, 1(1):71-73.
摘要:目的 研究产后出血患者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 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0 月接治的产后出血患者中随机选择 100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 抽签法将 100 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50 例。对照组选用一般护理,观察组实施 综合护理。对比两组产后出血患者护理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出血情况。结果 对 照组和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32%和 10%(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 94%)高于对照组(70%)(P<0.05)。结论 产后出血患者接受综合护理 干预后,改善出血情况,降低不良反应的产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2021, 1(1):74-76.
摘要:目的 探究剖宫产术后产妇接受分段式护理,对产妇术后疼痛、产后出血与母乳喂养的影 响。方法 选取 2020 年 7 月至 2020 年 12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96 例剖宫产术后产妇为研究对象。 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8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分段式 护理。对比两组产妇术后疼痛评分、产后出血与母乳喂养差异,以及患者心理状态变化。结果 观 察组术后 6h、10h、18h 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 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的 HAMA 评分、HAMD 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护理后,观察组 HAMA 评分、HAMD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 组(P<0.05)。结论 将分段式护理应用于剖宫产术后产妇,能够减轻产妇术后疼痛程度,有助 于提高母乳喂养率,减少产后出血,改善产妇心理状态,值得推广及应用。
2021, 1(1):77-79.
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习惯性流产患者中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 2020 年 11 月至 2021 年 10 月期间在本院诊治的习惯性流产患者 88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 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4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心理护 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负面情绪变化情况、保胎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 组的 SAS 和 SDS 评分均无显著差异。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 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观察组的保胎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对习惯性流产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保胎成功率以 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2021, 1(1):80-82.
摘要:目的 探讨参与性护理模式对妊娠合并乙肝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期间 在本院就诊的妊娠合并乙肝患者 100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系统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50 例。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参与性护理模式。对比两组心理状态、护理质量评分、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 度。结果 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 SAS、SDS 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 SAS、SDS 评分与干预前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并且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的护理质量、 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妊娠合并乙肝患者予以参与性护理模式,可提升 临床整体护理质量,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
2021, 1(1):83-85.
摘要:目的 探析不同妊娠阶段体重管理联合心理护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在本院就诊的孕妇 68 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平行对照法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34 例。对照组采 取常规产检及体重管理;观察组实施不同妊娠阶段体重管理联合心理干预。分析对比 BMI 增加率、妊娠并发症、 新生儿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 BMI 增加率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的妊娠并 发症和新生儿并发症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给予孕妇不同妊娠阶段体重管理联合心理护理,有 助于控制孕妇体重,改善母婴妊娠结局,值得临床推广。
2021, 1(1):86-88.
摘要:目的 评价整体助产模式对异常胎方位的影响及该助产模式在产科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 2020 年 5 月至 2021年5月在本院进行分娩的76例胎方位异常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其入院分娩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各 38 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阴道助产;观察组并予以整体助产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产妇异常胎方位纠正 成功率、各阶段产程时间和分娩结局。结果 观察组异常胎方位自然转位成功率及总成功率均较对照组高(P<0.05)。 潜伏期、活跃期、第二及第三产程以及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顺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胎方位异常产妇在整体助产模式干预下进行分娩可有效纠正其异常胎方位,缩短分娩耗时并改善分娩结局。
2021, 1(1):89-91.
摘要:目的 分析对正常产妇实施专人陪伴分娩护理后的对分娩结局情况。方法 选取 2020 年 6 月至 2021 年 6 月间在我院就诊的正常产妇 90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 察组,每组各 45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分娩护理,观察组实施专人陪伴分娩护理。对比两组产程 时间、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量、母婴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率(6.67%)较对照组(26.67%) 低(P<0.05)。观察组产妇产程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产后出血量较对照组少(P<0.05)。 观察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2.22%)较对照组(17.78%)低(P<0.05)。结论 对正常产妇实施专 人陪伴分娩护理,能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量及母婴并发症,应用价值高。
2021, 1(1):92-94.
摘要:目的 分析妇产科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19 年 6 月至 2021 年 5 月 期间本院妇产科收治的 74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 组各 37 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的心理状态评分、生 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 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 SAS 和 SDS 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并且观察组的评分 SAS 和 SDS 评分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和 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前(P<0.05);并且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应用于妇产科患者可有效 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护理满意度。
2021, 1(1):95-97.
摘要:目的 评估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产妇应用责任制整体护理对产妇心理状态和分娩结局的 影响。方法 纳入我院在 2019 年 2 月至 2021 年 2 月期间接诊的 90 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产妇,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责任 制整体护理。观察产妇的心理状态,产程时间和产后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护理前对照组和 观察组 SAS 焦虑评分和 SDS 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 SAS 焦虑评分和 SDS 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 以及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P<0.05)。结论 瘢痕子 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产妇采取责任制整体护理干预方法可以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与分娩结局。
2021, 1(1):98-100.
摘要:目的 探析手术室优质护理对异位妊娠手术患者生理和心理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我 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9 月收治 80 例异位妊娠患者为观察对象。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法分为 对照组(40 例)和研究组(40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手术室优质护理。观察 患者的生理和心理指标,比较护理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平均动脉压、心率等 生理指标控制效果更明显(P<0.05)。护理后,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明显低于对 照组(P<0.05)。在比较上,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异位妊娠手术 患者实施手术室优质护理干预,能够减轻手术对患者的生理应激反应,消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显著护理效果。
2021, 1(1):101-103.
摘要:目的 研究标准化急诊宫外孕护理抢救模式的建立与应用价值。方法 2018 年 1 月至 2021 年 1 月急诊科室收治的 138 例异位妊娠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69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流程,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开,展标准化急诊宫外孕抢救模式。 观察总抢救成功率、停留急诊室时间、抢救时间及术中总出血量、急诊护理满意度及护士压力负 担及医生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别。观察组停留急 诊室时间、抢救时间及术中总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护理满意高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护士压力负担及医生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标准化急 诊宫外孕抢救模式的建立,能够为宫外孕患者提高抢救成功效率,减少患者在停留急诊室时间、 抢救时间和降低手术出血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2021, 1(1):104-107.
摘要:目的 研究急危重症孕产妇临床抢救中应用护理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选择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1 月期 间本院 ICU 收治的 64 例急危重症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排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 32 例。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实施护理管理模式。观察两组治疗情况、护理质量考核、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情 况。结果 研究组接诊时间、治疗时间以及 ICU 入住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质量考核得分显 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生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各项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 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危重症孕产妇通过护理管理模式,能改善治疗情况,提升护理质量,降低并 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1, 1(1):108-110.
摘要:目的 观察无保护会阴接生法配合会阴按摩以及心理护理,对自然分娩产妇的护理效果。 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1 月于我院分娩的产妇 126 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先后顺 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 63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接生方式,研究组采用无保护会阴接生 法联合会阴按摩以及心理护理。对比两组的产程时间、心理状态、母婴结局、产后出血量、疼痛 情况以及会阴情况。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各阶段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心 理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会阴裂伤产妇数量无 显著差异(P>0.05);会阴侧切数量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时出血量显著 大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新生儿窒息以及产妇阴道血肿与对 照组对比无差异(P>0.05);研究组新生儿产瘤以及切口感染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结论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联合会阴按摩以及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产妇疼痛程度,减少产后出血量, 改善会阴损伤情况,缩短产程时间,改善母婴结局。
2021, 1(1):111-113.
摘要:目的 研究对产后便秘患者应用便秘舒通仪配合卯时饮水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20 年 6 月至 2021 年 5 月本院接收的 150 例顺产后发生产后便秘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抽签分组法分 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75 例。对照组应用开塞露通便干预方法;观察组采用便秘舒通仪配 合卯时饮水干预方法。对比两组排便困难程度、首次排便时间、大便性状、便秘程度以及临床治 疗效果。结果 干预后,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排便困难程度评分更低,首次排便时间更短(P<0.05)。 干预前,两组大便性状评分无显著差异。干预后,两组大便性状评分降低。并且与对照组对比, 观察组更低(P<0.05)。干预前,两组便秘评分无显著差异。干预后,两组便秘评分均降低。并 且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便秘舒通仪配合卯时饮水能缩短产后便秘产妇首次排便时间,改善产后便秘产妇大便性状 和便秘程度,提高产后便秘产妇治疗有效率。
2021, 1(1):114-117.
摘要: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在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纳入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1 月前来我院诊治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 100 例,均采用欣母沛治疗。根据抽 签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50 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心 理护理。对比两组的出血量、心理状态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后 2h 出血量为 (572.14±60.21)mL,产后 24h 出血量为(610.24±82.56)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35.27±67.28) mL 和(748.45±78.24)mL(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4.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18.00% (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护理前心理状态对比无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心 理状态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并且观察组的心理状态评分下降更为显著(P<0.05)。结论 在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可减少产后出血量,改善产妇负面情绪, 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2021, 1(1):118-121.
摘要:目的 观察基于微信的远程护理管理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干预的疗效。方法 选择 2020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在我院就诊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 90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的方 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45 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基于微信 的远程护理管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指标变化情况,患者的自我效能量,负面情绪, 生活质量及母婴并发症。结果 干预前两组的血糖指标和负面情绪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 预后,两组的血糖指标和负面情绪评分均比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并且观察组的血糖指标 和负面情绪评分降低更为明显(P<0.01)。干预前,两组的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无显著差 异(P>0.05)。干预后两组的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提升(P<0.05);并且观察组的提 升更为明显(P<0.01)。观察组新生儿出现窒息、胎儿窘迫和巨大儿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P<0.05)。观察组母亲发生早产、胎儿早破和剖宫产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 于微信的远程护理管理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干预的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缓 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改善母婴结局。
2021, 1(1):122-124.
摘要:目的 探讨多维度健康宣教应用于初产妇产后盆底肌康复训练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 2018 年 12 月至 2019 年 12 月在我院分娩的初产妇 186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和观察组,每组各 93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产后盆底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多维度 健康宣教。观察对比盆底肌康复训练依从性、盆底肌力以及盆底功能锻炼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结 果 观察组训练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 6 周、3 个月后Ⅰ类纤维、Ⅱ类纤维 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各盆底功能锻炼相关知识的评分无统计学差异 (P>0.05)。干预 6 个月后,两组的盆底功能锻炼相关知识掌握度的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 并且观察组提高更为显著(P<0.05)。结论 多维度健康宣教应用于初产妇产后盆底肌康复训练 中可提高训练依从性,改善盆底肌力,增强盆底功能锻炼相关知识掌握度,值得推广。
2021, 1(1):125-127.
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护理中开展临床路径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 2017 年 1 月至 2021 年 6 月的 30 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15 例。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临床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遵医行为能力、 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 FBG、2hPG 水平均比护理前显著降低;并且观察组降 低得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的遵医行为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妊娠 结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妊娠期 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应用临床路径,可实现血糖水平的稳定控制,提高遵医行为能力,预防及减低 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2021, 1(1):128-131.
摘要:目的 探究在母婴护理教学中施行 PBL 结合标准化病人教学法的效果。方法 使用随机数字 表法抽取 2019 届 70 名母婴护理专业实习生作为对照组。抽取 2020 届 70 名母婴护理专业实习生 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施行传统教学法;观察组施行 PBL 结合标准化病人教学法。对比两组考核成 绩、综合能力评分、岗位胜任力评分、学习氛围评分及教学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实习生护理理 论知识及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实习生综合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实习生岗位胜任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实习生学习氛围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教学满意度(95.71%)高于对照组(77.14%)(P<0.05)。结论 在母婴护 理教学中施行 PBL 结合标准化病人教学法更有助于实习生掌握护理知识及技能,提升其综合能力 及岗位胜任力,教学满意度更高。
2021, 1(1):132-135.
摘要:目的 分析、评价妊娠期高血压高危孕妇护理中,联合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的临床意义。 方法 实验对象选择 2019 年 7 月至 2021 年 7 月于我院就诊的 80 例妊娠期高血压高危孕妇。以抽 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 40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强 化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对比两组组血压情况、生存质量、自我效能感、焦虑情绪、抑郁情 绪评分、护理满意情况、不良妊娠结局。结果 干预前,两组各项血压值无明显差异(P>0.05)。 干预后,两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值均比护理前显著下降(P<0.05);并且观察组的降低更为明显 (P<0.05)。干预前,两组各项生存质量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的社会功 能、情绪状态、生理、独立性等评分均显著增加;并且观察组增加更为明显(P<0.05)。干预前, 两组遵医情况、生活行为 和健康情况各项自我效能感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 两组的各项自我效能感评分均显著增加;并且观察组增加更为明显(P<0.05)。干预前,两组的 HAMA、HAMD 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的 HAMA、HAMD 评分均显著 降低;并且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试验组的护理满意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试验组的不良妊娠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在妊娠期高血压高危孕妇护理中, 应用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能改善妊娠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提升生存质量,提升自我效能感 提升,提高生活质量,改善负面情绪,降低不良妊娠发生率。
2021, 1(1):136-139.
摘要:目的 探究产科门诊护理咨询对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1 月期间在我院门诊随诊的 120 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6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母乳喂养教育方式;观察组应用产科门诊护理咨询。对比两组产妇母乳喂 养知识掌握程度、产后 42d 母乳喂养情况,以及两组婴儿生长发育状况和母乳喂养平均时长。结 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各项母乳喂养知识评分中均显著提高(P<0.05)。在产后 42d 纯母 乳喂养率比较中,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明显更高(P<0.05),且观察组乳胀率明显更低(P<0.05)。 1 月龄时,两组婴儿的身高、体重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6 月龄时,与 1 月龄相比, 两组的身高,体重均显著增加。并且观察组婴儿的身高、体重增长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的母乳喂养平均时长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延长(P<0.05)。结论 对产妇应用产科门诊护理 咨询后,可提升产妇母乳喂养只是掌握程度;提高产妇的母乳喂养率,且有助于减少乳胀,促进 婴儿健康发育。
2021, 1(1):140-142.
摘要:目的 评价社区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的预防价值及效果。方法 本社区 2019 年 7 月至 2021 年 7 月期间的 100 例产妇采用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50 例。对比 对照组与研究组产妇护理后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母乳喂养率、产后焦虑评分、产 后爱丁堡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舒适度评分、幸福指数评分等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 研究 组干预后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产后焦虑评分、产后爱丁堡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 研究组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母乳喂养率、生活质量评分、舒适度评分、幸福指数评分高于对照 组(P<0.05)。结论 对产后产妇实施社区护理干预的有效性较为显著,能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发 生,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水平,减轻产妇的负面情绪和心理。
2021, 1(1):143-146.
摘要:目的 探讨非营养性吸吮联合早进食对婴幼儿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200 例 婴幼儿腹腔镜术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A 组,B 组,C 组和 D 组,每组各 50 例。A 组实施术后 护理常规。B 组除了常规护理外,饮食上患儿麻醉清醒后术后 2h 予进食少量温水,无呕吐及呛 咳后即进食母乳或流质。C 组除了术后患儿麻醉清醒后即给予吸吮安抚奶嘴,余同常规护理。D 组除了术后患儿麻醉清醒后即给予吸吮安抚奶嘴,2 小时后予进食温水,无呕吐及呛咳后进食母 乳或流质,吸吮安抚奶嘴可按需给予。比较儿术后第 1 次出现肠鸣音的时间,第 1 次肛门排气时 间。观察患儿腹胀的发生率,术后患儿饥饿、哭闹、焦虑情况,调查患儿家属对术后护理满意度。 结果 共有 188 例患儿完成了临床观察,B 组、C 组和 D 组患儿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分别为(2.7±0.4) h、(2.8±0.3)h 和(1.6±0.5)h,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分别为(4.4±0.3)h、(4.5±0.2)h 和(3.5±0.5) h,均早于 A 组患儿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4.7±0.3)h 和首次排气时间(6.6±0.4)h,且 D 组早于 B 组、C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 B 组、C 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B 组、C 组、D 组较 A 组术后患儿腹胀的发生率低,腹胀程度轻,且患儿饥饿、哭闹、焦虑的发 生率低,饥饿、哭闹、焦虑程度轻。B 组、C 组、D 组较 A 组患儿家属对术后护满意度高(P<0.05)。 结论 非营养性吸吮联合早进食对婴幼儿非胃肠道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术后不良反应少,家属对术后护理的满意度提高。
2021, 1(1):147-149.
摘要:目的 探索预见性护理对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导致静脉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接收的 210 例(2020 年 5 月至 2021 年 5 月)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 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展预见性护理。观察两组新生 儿静脉炎发生率、疼痛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新生儿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 4.76%和 18.10%(P<0.05)。护理后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 组护理后满意度分别为 96.19%和 80.95%(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新生儿静 脉留置针导致静脉炎发生率,改善新生儿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2021, 1(1):150-153.
摘要:目的 分析家庭参与式护理在急诊患儿外周静脉留置针维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18 年 9 月至 2020 年 12 月本院急诊科收治外周静脉留置针患儿 96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每组各 48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家庭式参与式护理。观察两组患儿不良事件发 生情况及患儿家属对护理人员护理服务质量评分。记录对比两组患儿留置针留置时间及护理干预 后心理评估结果。结果 研究组患儿在针头滑落、液体渗漏、皮下血肿、穿刺点感染等不良事件 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操作感受、护理服务态度、生活护理 以及护患沟通等方面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留置针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 组(P<0.05)。观察组患儿焦虑、恐惧、偏执、敌对心态评分结果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诊外周静脉留置针患儿实施家庭参与式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频率,提高患 儿家属对于医护人员护理服务质量的综合评分,加强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程度。
2021, 1(1):154-156.
摘要:目的 分析视频健康教育护理对支气管肺炎患儿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随机样本抽样法,于 我院 2019 年 8 月至 2020 年 12 月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中抽取 80 例,按照入院先后时间,分为 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而观察组开展常规健康教育加视频 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儿生存质量、患儿家属疾病知识掌握度和患儿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 干 预前,对照组和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存质量评 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家属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 ((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家属疾病知识掌握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 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视频健康教育对支气管肺炎患儿应用效果显著。
2021, 1(1):157-160.
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治疗运用针对性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近 2 年到我院接受治 疗的 90 例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45 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 而研究组开展针对性护理。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并发症情况、护理效果、护理依从性、 生活质量以及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儿哮鸣音、喘息、咳嗽、高热以及气促 等症状消失的时间均比常规组短(P<0.05)。对照组和研究组不良并发症分别为 11.10%和 4.44%, 研究组比常规组更低(P<0.05)。研究组护理效果(95.56%)比常规组高(77.78%)(P<0.05)。 护理之后研究组的依从性(92.47±1.45)高于常规组(85.32±2.16)(P<0.05)。研究组患儿生 活质量比常规组高(P<0.05)。研究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 结论 针对性护理服务可有助于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降低患儿不良并发概率,提升患儿的护理 依从性,生活质量有的作用以及家属护理满意度。
2021, 1(1):161-163.
摘要:目的 探究新生儿重症肺炎患儿施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我院 78 例新生儿重症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39 例。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实行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家属照护能力评分 及家属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家属照 护能力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新生儿重 症肺炎患儿施行综合护理有助于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并提升家属照护能力和家属满意 度更高。
2021, 1(1):164-166.
摘要: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与健康宣教联合作用于小儿手足口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4 月我院收治的 69 名小儿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3 例) 和实验组(36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而试验组实施个性化护理及健康宣教。观测治疗效果, 症状改善及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家属疾病认知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治疗有效率高 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康复时间快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家属的疾病认知率和 护理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中配合个性化护理和健康宣 教可加快患儿的治疗进程,并通过提升家属认知水平达到防控疾病的效果。
2021, 1(1):167-169.
摘要: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综合效果。方法 本文选择我院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8 月的 88 例新生儿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4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 质护理。观察两组症状改善情况、住院时间、呼气流量峰值、第 1 秒钟用力呼吸容积和家属满意度。结果 观察 组新生儿肺炎患者发热缓解时间、憋喘缓解时间、湿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经过护 理后,观察组新生儿肺炎患者呼气流量峰值、第 1 秒钟用力呼吸容积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 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优质护理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效果显著,能促进症状的改善,缩短住院时间。
2021, 1(1):170-173.
摘要:目的 研究小儿手足口病感染防控中行个性化护理加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本院 2019 年 5 月至 2021 年 5 月收治的 96 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传统组和联用组,每组各 48 例。传统组实 施传统护理,联用组实施个性化护理加健康教育。观察临床指标,护理效果,家长疾病知识知晓 度和并发症。结果 与传统组比较,联用组体温恢复、皮疹消退、疾病治愈及住院时间更短(P<0.05)。 联用组护理有效率和疾病知识知晓率高于传统组(P<0.05)。传统组和联用组并发症率分别为 20.83%和 6.25%(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加健康教育用于小儿手足口病感染防控中可减缓不 适症状、提高护理效果,减少并发症。
2021, 1(1):174-176.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新生儿实施抚触护理的效果。方法 我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2 月治疗的 403 例新生儿随 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对照组 200 例,试验组 203 例。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试验组实施抚触护理。观察 临床指标恢复时间,家属满意度和新生儿黄疸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新生儿时间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试 验组家属满意度大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新生儿黄疸率(3.45%)小于对照组(10.50%)(P<0.05)。结 论 新生儿实施抚触护理,可预防新生儿黄疸,提升家属护理满意度,具有显著效果。
2021, 1(1):177-179.
摘要: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在小儿肺炎护理中对患儿机体恢复、并发症、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1 月本院儿科住院的 102 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51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机体恢复指标、并发症总发生率、家属满意度和 10 月内复发率。结果 观 察组的退热、止咳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96%)和 10 月内复发率(3.92%) 均低于对照组(13.73%、23.53%)(P<0.05),观察组的家属满意度(96.08%)高于对照组(78.43%)(P<0.05)。 结论 健康教育可有效缓解肺炎患儿发热、咳嗽等症状,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提高临床 护理安全性,改善患儿预后,赢得家属认可与赞同。
2021, 1(1):180-182.
摘要:目的 探究急诊高热惊厥患儿护理方案,明确改良儿童早期预警评分联合分级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10 月 126 例急诊高热惊厥患儿为研究对象。应用双盲法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 组各 63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实施改良儿童早期预警评分联合分级护理。以急救情况、并发症 发生率和家属满意度,判定两组护理效果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惊厥持续时间、急救时间、高 热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且观察组患儿家属预检分诊、基础护理、照护指导以及健康教育方面的护理 满意度评分更高(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4.76%)率低于对照组(15.87%)(P<0.05)。结论 急诊高 热惊厥患儿予以改良儿童早期预警评分联合分级护理效果显著。
2021, 1(1):183-185.
摘要: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在小儿拔牙中的应用效果及满意度。方法 选取 76 例收治时间在 2018 年 1 月至 2021 年 9 月的拔牙患儿,根据随机抽签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个 38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 实施心理护理。观察心理状态、拔牙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愈合时间、生活能力和家属满意度。结果 经过护 理后,观察组拔牙患儿 SAS 评分、SDS 评分、拔牙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愈合时间、认知能力、语言交流能 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在小儿拔牙中的临床效果显著,且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
2021, 1(1):186-189.
摘要:目的 研究疼痛护理管理应用在小儿急性阑尾炎手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 2019 年 1 月到 2020 年 1 月 收治的 190 例行急性阑尾炎手术的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对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 95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实施疼痛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儿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 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分析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依从性。结果 研究组排便时间, 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研究组 VAS 评分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5.79%) 高于对照组(84.21%)。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05%)低于对照组(7.37%)。研究组护理依从率(96.84%)明 显优于对照组(86.32%)。结论 疼痛护理管理应用在小儿急性阑尾炎手术具有明显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2021, 1(1):190-192.
摘要:目的 研究人性化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1 月我 院儿科就诊的 184 人患病儿童及家属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 92 例。 对照组采用儿科临床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观察儿童的依从 性、护理满意度以及发生不良事件率。结果 对照组和实验组患病儿童的依从性分别为 86.96%和 96.74%(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 88.04%和 98.39%(P<0.05)。实验组患 儿发生不良事件率低于对照组(P<0.05)。讨论 对于患病的人们实施人性化的护理服务,能改 善儿科科室的工作难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021, 1(1):193-195.
摘要: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护理干预模式在外周静脉留置针患儿中的护理效果及其对不良事件风 险、留置针使用时间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10 月至 2021 年 3 月于医院就诊的 126 例 外周静脉留置针患儿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纳入对照组(n=63)和观察组(n=63)。 对照组给予常规穿刺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风险管理护理。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炎症细 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C 反应蛋白,不良事件发生率与留置针使用时间。结果:干预后,观 察组炎症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C 反应蛋白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 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留置针使用时间较对照组长(P<0.05)。结论 对外周静脉留置针 患儿采用风险管理护理干预,不仅能减轻患儿炎症反应,减小不良事件风险,还能延长留置针使 用时间。
2021, 1(1):196-198.
摘要:目的 探究改良预警评分结合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小儿重症肺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作用。 方法 82 例我院儿科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1 月期间治疗的重症肺炎患儿,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 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1 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改良预警评分结合预见性 护理方案。观察病情恢复情况、血气分析和不良事件。结果 观察组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咳嗽 消失时间、气促缓解时间较对照组减短(P<0.05)。观察组血气分析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 (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 2.44%较对照组 14.64%低(P<0.05)。结论 改良预警评分 结合预见性护理方案的干预效果较高,可促进患儿病情恢复,改善血气分析,以及减少不良事件。
2021, 1(1):199-202.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护患沟通技巧在学龄前支气管肺炎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20 年 3 月到 2021 年 3 月收治的 156 例学龄期支气管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 观察组,每组各 78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护患沟通技巧护理干预的方法。 分析对比患儿的疾病转归情况、肺功能、血气指标、护理满意度以及患儿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 疾病转归情况、肺功能情况、血气情况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 和患儿依从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学龄期支气管患儿采用护患沟通护理, 可以增加患儿对护理工作的依从性,有效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更好地改善学龄期支气管 肺炎患儿的病情。
2021, 1(1):203-205.
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应用系统化整体护理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儿科 2020 年 01 月 至 2021 年 10 月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儿 52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26 例。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系统化整体护理。比较两组症状及体征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比较两 组伤残发生率和两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肢体障碍恢复时间、意识障碍恢复时 间、惊厥症状消失时间、头痛缓解时间、发热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伤残发生率(7.69%)低于对照组的(30.77%)(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96.15%) 高于对照组(76.92%)(P<0.05)。结论 临床给予小儿病毒性脑炎护理时,应用系统化整体护 理能够促进患儿症状及体征早期恢复,缩短患儿住院时间,也能够降低伤残率,且系统化整体护 理的实施获得患儿家属更高满意度。
2021, 1(1):206-209.
摘要:目的 探讨在肺炎并发心力衰竭患儿治疗中辅以循证护理的干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 2019.01 至 2021.09 就医的 80 例肺炎并发心衰患儿,以数字盲选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0 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观察护理效果、心功能、症状缓解时间、家 属满意度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憋 喘缓解时间及肺啰音消失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率、左心室射血分数及心功能评 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及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 过在治疗期间以循证护理模式实施干预,可有效改善患儿心功能及临床症状,还能缩短患儿住院 时间,增加患儿家属满意度,对促进患儿康复起着积极作用。
2021, 1(1):210-212.
摘要:目的 研究安全管理模式婴儿沐浴的应用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产科 2019 年 01 月至 2021 年 05 月新生儿 56 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28 例。对照组实施常 规沐浴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模式沐浴护理。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家属满意度 评价和护理质量。结果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0.00%)低于对照组(14.29%)(P<0.05)。观 察组家属满意度(96.43%)高于对照组(78.57%)(P<0.05)。护理质量评分方面,观察组安全 管理、基础护理、健康宣教、用具消毒、保暖护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婴儿沐浴 护理措施中,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模式下的沐浴护理能够预防沐浴不良事件的发生,婴儿家属的满 意度更高,且护理安全管理模式下的护理质量更高,应用价值更显著。
2021, 1(1):213-216.
摘要:目的 分析呼吸暂停早产儿护理中,俯卧位自制鸟巢式水囊床联合干预效果。方法 以 2019 年 6 月至 2021 年 5 月的 60 例呼吸暂停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 研究组。对照组实施使用普通鸟巢单一仰卧位护理,研究组实施俯卧位联合自制鸟巢式水囊床护 理。比较两组早产儿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呼吸暂停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及症状消失时间,与 不同时间段摄奶量、体质量变化和总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与研究组早产儿间的呼吸频率、 心率、血氧饱和度、暖箱保育时间、每天睡眠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早产 儿呼吸暂停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及症状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早产儿第 1d 时摄奶量与体质量比较并无显著差异(P>0.05),第 7d 及第 15d 时研究组早产儿摄奶量、体质 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早产儿总并发症发生率(16.7%)低于对照组早产儿总并发 症发生率(60.0%)(P<0.05)。结论 俯卧位联合自制鸟巢式水囊床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和氧饱 和度等指标,在呼吸暂停早产儿护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1, 1(1):217-219.
摘要:目的 探讨非药物镇静护理干预应用于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效果。方法 2019 年 8 月至 2020 年 8 月我院收治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 84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2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实施非药物镇静干预。比较两组镇静效果、舒适度与听力筛 查通过率。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镇静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舒适度高于对照 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听力筛查通过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高胆红素血症新 生儿实施非药物镇静干预可有效改善其镇静效果,提高舒适度及听力筛查通过率。
2021, 1(1):220-222.
摘要: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预防中的应用。方法 87 例 2019 年 1 至 12 月住院诊治的新生儿,依据住院顺序分为对照组(42 例)和干预组(45 例)。对照组予常规新 生儿皮肤护理,干预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分析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护理满意 度和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的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率(33.14%)低于干预组(的 6.66%)(P<0.05)。 对照组的服务态度、护理知识、沟通能力、家长感受评分均低于干预组(P<0.05)。对照组的护 理优良率 80.95%低于干预组的 95.56%,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通过对新生儿 医源性皮肤损伤常见因素进行前瞻性、针对性的干预,有效降低了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发生, 进而利于护理满意度和护理效果的提高。
2021, 1(1):223-225.
摘要:目的 对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儿科 2017 年 1 月至 2018 年 12 月间收治的 50 例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 组,每组各 25。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个性化护理。观察护理质量评分、患儿症状缓 解时间和、临床护理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护理态度、护理服务水平、实际操作,患儿的干咳 缓解时间、发热缓解时间、喘憋缓解时间,患儿的护理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 床儿科对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患儿进行对症治疗的同时,配合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 值得推广和应用。
2021, 1(1):226-228.
摘要:目的 探讨集中群组化产前保健服务配合心理护理对孕妇的分娩方式、新生儿结局、母乳 喂养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于 2018 年 8 月至 2021 年 10 月收治的 62 例孕妇,随机分为研 究组(n=31)与常规组(n=31)。常规组孕妇实施常规产前护理,研究组则应用集中群组化产前 保健服务配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孕妇焦虑、抑郁情况,同时记录两组自然分娩率、新生儿窒息 率、母乳喂养情况和孕妇孕期的体质量增加情况。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汉密尔顿焦虑评分表与 汉密尔顿抑郁评分表评分均较常规组低(P<0.05)。研究组自然分娩率与母乳喂养率分别为 96.77% 和 93.55%,较常规组的 80.65%和 70.96%高(P<0.05)。研究组新生儿窒息率为 0.00%,明显低 于常规组的 12.90%(P>0.05)。研究组孕妇的体质量增加值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孕 妇体质量正常增加的几率高于常规组(P<0.05)。,体质量异常增加的几率低于常规组(P<0.05)。 结论 对孕妇实施集中群组化产前保健服务配合心理护理,可有效减轻其产前抑郁、焦虑等情况, 利于控制孕妇的体质量增加,同时还有利于帮助孕妇进行自然分娩,改善母婴结局。
2021, 1(1):229-232.
摘要:目的 探究老年女性骨折术后护理中施行叙事性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2021 年 3 月至 2021 年 10 月收入本院治疗的 80 例老年女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各 40 例。 对照组则接受单纯常规护理,而研究组接受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叙事性心理护理。对比两组焦虑、 抑郁评分、健康行为能力、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焦虑和抑郁评分对比差 异无统计学无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焦虑和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 两组健康行为能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无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健康行为能力评分 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生活质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无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生 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老年女性骨 折术后护理中接受叙事性心理护理干预,可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改善其健康行为能力,提升其生 活质量,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2021, 1(1):233-235.
摘要:目的 讨论在妇产科护理中执行细节护理的实际效果。方法 选择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本院妇产科接诊的 180 例病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90 例。对照组行基本护理, 观察组行细节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焦虑情况以及护理的意度。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护理品质 得分别为(97.5±1.9)分和(80.2±1.3)分(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89%)高于对照 组(80.00%)(P<0.05)。观察组焦虑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细节护理运用 于妇产科护理中,可提升护理品质,提高病人护理满意率。
2021, 1(1):236-238.
摘要: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 CT 引导下碘-125 粒子植入治疗期间优质护理干预的实施方法与效果。方法 70 例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9 月我院收治的肺癌患者接受 CT 引导碘-125 粒子植入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35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优质护理。记录和统计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住院总时间,并发症和 护理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手术用时、患者住院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肺癌患 者接受 CT 引导碘-125 粒子植入治疗配合优质护理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出现,创建良好护患关系。
2021, 1(1):239-242.
摘要:目的 研究舒适护理服务在重症监护室(ICU)呼吸衰竭有创通气中的优势。方法: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在我院 ICU 接受有创通气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 50 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 各 25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负性情绪、呼吸功能、并发症发生率、护理 配合度、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 两组护理前焦虑、抑郁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研究 组各指标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肺活量、潮气量、用力呼气量、气道峰压差异不明显 (P>0.05)。护理后,研究组各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护理配合度与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 ICU 呼吸衰竭有创通气中应用舒适护理的效 果十分明显,不仅可以改善患者负性情绪与呼吸功能,还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护理配合度与满意度。
本日访问次数 您是第位访问者
妇幼护理 ® 2025 版权所有